一、引言
中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其规模较小、资源有限,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往往面临诸多挑战。财务战略规划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中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个合理的财务战略规划能够帮助中小微企业有效配置财务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小微企业必知的财务战略规划要点。
二、资金筹集战略
(一)内部资金筹集
- 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是中小微企业内部资金筹集的重要来源之一。企业通过将一部分利润留存下来,用于再投资,可以增加企业的自有资金,降低对外部资金的依赖。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合理确定留存收益的比例至关重要。如果留存收益比例过高,可能会影响股东的短期利益,导致股东不满;如果留存收益比例过低,则可能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例如,一家小型制造企业在过去一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元,经过董事会讨论,决定将其中的40万元作为留存收益,用于购置新的生产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这样既保证了企业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发展,又兼顾了股东的利益。
- 折旧基金 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企业计提的折旧基金可以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实际上也起到了内部资金筹集的作用。中小微企业应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如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以确保折旧基金的计提能够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以一家小型餐饮企业为例,其购置的厨房设备价值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无残值。若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计提折旧10万元。这10万元的折旧基金可以在设备使用期满后,用于购置新的设备,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外部资金筹集
- 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中小微企业最常见的外部融资方式之一。银行贷款具有利率相对较低、资金来源稳定等优点。然而,中小微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往往面临诸多困难,如抵押物不足、信用评级不高、财务报表不规范等。为了提高获得银行贷款的成功率,中小微企业应加强自身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报表编制,提高信用评级;同时,积极寻找合适的抵押物或担保机构。 例如,一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虽然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遇到了困难。后来,该企业通过与当地的担保机构合作,由担保机构为其提供担保,成功获得了银行贷款500万元,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 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出让部分股权,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说,股权融资不仅可以获得资金,还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为企业带来管理经验、市场渠道等资源。常见的股权融资方式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不过,股权融资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股权稀释、控制权分散等。因此,中小微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时,应谨慎选择投资者,合理确定股权出让比例。 例如,一家初创的互联网企业,在发展初期通过天使投资获得了100万元的资金,投资者占股20%。随着企业的发展,又获得了风险投资500万元,投资者占股30%。虽然股权有所稀释,但企业获得了充足的资金用于业务拓展,实现了快速发展。
- 债券融资 债券融资是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与银行贷款相比,债券融资的资金来源更为广泛,利率也可能更具优势。然而,债券融资对企业的要求较高,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规模和良好的信用记录。中小微企业在进行债券融资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偿债能力,合理确定债券发行规模和利率。 例如,一家规模较大的中型企业,由于信用良好,成功发行了1000万元的企业债券,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5%。通过债券融资,企业获得了大量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改造。
三、投资决策战略
(一)固定资产投资
- 投资项目评估 中小微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首先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项目的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等。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净现值法(NPV)、内部收益率法(IRR)、投资回收期法等。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企业选择最优的投资项目,提高投资回报率。 例如,一家中小微企业计划投资建设一条新的生产线,预计总投资500万元。经过市场调研和技术分析,预测该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净利润100万元。通过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为80万元,内部收益率为20%,投资回收期为5年。综合评估后,企业认为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决定进行投资。
- 投资时机选择 投资时机的选择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成败至关重要。中小微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投资时机。例如,在行业处于上升期、市场需求旺盛时进行投资,可以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而在行业低迷期进行投资,则需要更加谨慎,充分考虑市场复苏的可能性和时间。 以一家服装制造企业为例,在市场需求旺盛、行业发展前景良好的情况下,企业决定投资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由于投资时机选择得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销售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
(二)流动资产投资
- 现金管理 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但持有过多的现金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而持有过少的现金则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因此,中小微企业应加强现金管理,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常用的现金管理方法有成本分析模型、存货模型、随机模型等。 例如,一家中小微企业采用成本分析模型来确定现金持有量。该企业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得出当现金持有量为50万元时,总成本最低。因此,企业将现金持有量控制在50万元左右,既保证了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 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中小微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应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通过合理的信用政策,可以在促进销售的同时,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加快资金回笼。 例如,一家中小微企业原来的信用政策较为宽松,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坏账损失较大。后来,企业调整了信用政策,提高了信用标准,缩短了信用期限,并加强了收账力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提高,坏账损失大幅减少,企业的资金状况得到了改善。
- 存货管理 存货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中小微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合理控制存货水平,降低存货成本。常用的存货管理方法有ABC分类法、经济订货量模型等。 例如,一家中小微企业采用ABC分类法对存货进行管理。将价值高、数量少的A类存货作为重点管理对象,严格控制其库存数量;对价值较低、数量较多的C类存货,则采用较为宽松的管理方式;对B类存货的管理介于A类和C类之间。通过这种分类管理方法,企业有效地降低了存货成本,提高了存货管理效率。
四、成本控制战略
(一)成本核算
- 成本核算方法选择 中小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对于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品种单一的企业,可采用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对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宜采用分批法;对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企业,则适合采用分步法。 例如,一家小型家具制造企业,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产品品种较少,采用品种法进行成本核算。该企业将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种产品中,准确计算出每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为成本控制和定价决策提供了依据。
- 成本核算流程优化 中小微企业应不断优化成本核算流程,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规范成本核算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和账簿设置,加强成本核算人员的培训等措施,确保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例如,一家中小微企业原来的成本核算流程繁琐,数据传递不及时,导致成本核算结果不准确。后来,企业对成本核算流程进行了优化,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大大提高了成本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成本控制措施
- 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小微企业应制定全面的成本预算,包括采购预算、生产预算、销售预算等,并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个人。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确保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例如,一家中小微企业制定了年度采购预算,对各类原材料的采购数量和价格进行了明确规定。在实际采购过程中,采购部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通过与供应商谈判、优化采购渠道等方式,降低了采购成本,确保了采购预算的完成。
- 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是一种通过对企业各项活动进行分析,寻找降低成本机会的方法。中小微企业应从产品的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等整个价值链环节入手,分析各项活动的成本动因,寻找可以优化和改进的环节,降低成本。 例如,一家中小微企业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发现,产品设计环节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浪费和工时增加。于是,企业与设计部门合作,对产品进行了重新设计,优化了产品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
- 成本持续改进 成本控制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中小微企业应树立成本持续改进的理念,不断寻找降低成本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通过鼓励员工提出成本改进建议、开展成本管理创新活动等方式,营造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良好氛围。 例如,一家中小微企业开展了“成本改进合理化建议”活动,鼓励员工从自身工作出发,提出降低成本的建议。活动开展后,员工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如优化生产流程、节约办公用品等,为企业降低了成本。
五、结论
中小微企业的财务战略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资金筹集、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合理的财务战略规划能够帮助中小微企业有效配置财务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制定财务战略规划时,中小微企业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战略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只有这样,中小微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