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准确把握财务状况至关重要。财务调查作为深入了解企业财务信息的有效手段,其要点的掌握对于财务工作人员、企业管理者等相关方都意义重大。通过全面且精准的财务调查,能够为企业的决策制定、风险防范等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与信息保障。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财务调查过程中的各项要点。
二、资产核查要点
- 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在财务调查时,首先要对库存现金进行实地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同时,获取银行对账单,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逐笔核对,关注未达账项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对于其他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等,要审查其形成的依据、使用情况及余额的真实性。 例如,若企业存在大量长期未使用的外埠存款,需进一步调查其原因,是否存在资金闲置或其他潜在风险。
-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反映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债权关系。调查时,要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了解不同账龄款项的占比情况。一般来说,账龄越长,款项回收的风险越高。同时,审查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会计准则要求。 以某企业为例,其账龄超过三年的应收账款占比达到 30%,但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仅为 10%,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就需要深入调查原因,判断是否存在少计提坏账准备,虚增利润的可能。
- 存货 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资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对于存货,要进行实地盘点,核实存货的数量与质量。同时,关注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以调节利润的情况。此外,分析存货的周转率,若周转率过低,可能意味着存货积压,占用过多资金,影响企业资金周转效率。 比如,某制造企业存货周转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经调查发现是由于市场需求变化,部分产品滞销导致存货积压,这就警示企业需及时调整生产策略,清理积压存货。
三、负债分析要点
- 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企业短期内的资金来源之一。在调查时,要查看借款合同,明确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关键条款。关注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分析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流动资产来偿还短期借款。若企业短期借款规模过大,且流动资产不足以覆盖,可能面临短期偿债风险。 例如,某企业流动比率为 0.8,速动比率为 0.5,短期借款到期需偿还 500 万元,但企业货币资金仅 200 万元,这表明企业短期偿债压力较大,财务风险较高。
- 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体现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债务关系。审查应付账款的账龄结构,了解企业对供应商的付款习惯与信用情况。若企业长期拖欠供应商货款,可能影响企业的商业信誉,进而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同时,关注应付账款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情况,对于长期未支付的款项,要调查原因,判断是否存在债务纠纷或其他特殊情况。
- 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通常用于企业的重大项目投资或长期发展。调查时,除了关注借款合同的各项条款外,还要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计算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资产负债率过高,表明企业长期偿债压力较大;利息保障倍数过低,则说明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较弱。 例如,某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 80%,利息保障倍数为 1.2,这显示企业长期偿债风险较高,且在支付利息方面存在一定压力,需合理规划资金,优化资本结构。
四、利润审查要点
-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审查营业收入时,要核实收入确认的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是否存在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的情况。例如,对于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企业,要审查其完工进度的确定依据是否合理、可靠。同时,分析营业收入的构成,了解不同业务板块、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收入贡献情况,判断企业收入来源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 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直接相关。要审查营业成本的核算是否准确,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否合理。关注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变动趋势是否匹配,若营业收入增长而营业成本下降,或者反之,都需要深入调查原因,判断是否存在成本核算不实或利润操纵的可能。
- 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对期间费用进行审查时,要分析各项费用的明细构成,关注费用的合理性与合规性。例如,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是否存在超标或不合理支出;销售费用中的广告宣传费是否与企业的销售策略相匹配;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是否与借款规模相适应。
五、现金流分析要点
- 经营活动现金流 经营活动现金流反映了企业核心业务的现金创造能力。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流出的主要项目,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持续为负,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创造能力较弱,可能存在经营风险。例如,某企业连续两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进一步调查发现是由于应收账款回收缓慢,存货积压严重,导致现金流入不足,流出过多。
- 投资活动现金流 投资活动现金流主要涉及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与处置以及对外投资等活动。关注企业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的规模与方向,判断企业的投资策略是否合理。若企业大规模投资于长期资产,但未来收益预期不明确,可能面临投资风险。同时,分析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如处置资产收到的现金,判断资产处置是否合理,是否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 筹资活动现金流 筹资活动现金流体现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与融资规模。审查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的来源,是股权融资还是债务融资,以及融资成本的高低。关注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如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等,判断企业的偿债压力与利润分配政策。若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出过大,超过现金流入,可能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
六、总结
财务调查要点贯穿于企业资产、负债、利润及现金流等各个方面。通过对这些要点的准确把握与深入分析,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战略决策、风险防控等提供有力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调查方法与分析工具,确保财务调查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从而助力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