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舟云财务软件 财务软件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职工薪酬 >

掌握职工薪酬处理方法,轻松应对财务工作

2025-05-28 07:46

一、职工薪酬概述

  1. 职工薪酬的定义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这里的职工范围广泛,不仅包括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还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此外,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比如通过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
  2. 职工薪酬的构成 (1)短期薪酬 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主要包括:
    • 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工资是企业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奖金是企业对职工超额劳动的报酬,如生产奖、节约奖等。津贴和补贴是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
    • 职工福利费: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如职工因公外地就医费用、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困难补贴等。
    • 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 住房公积金: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根据《工会法》等有关规定,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以及用于职工参加各类培训等的职工教育经费。
    • 短期带薪缺勤:职工虽然缺勤但企业仍向其支付报酬的安排,包括年休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
    • 短期利润分享计划: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

(2)离职后福利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离职后福利计划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 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如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等。 - 设定受益计划: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的核算较为复杂,涉及精算假设、现值计算等诸多方面。

(3)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辞退福利通常采取在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补偿的方式,也有通过提高退休后养老金或其他离职后福利的标准,或者将职工工资支付至辞退后未来某一期间的方式。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和辞退福利以外的其他所有职工福利。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二、短期薪酬的账务处理

  1. 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的账务处理 (1)计提工资时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的薪酬)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薪酬)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的薪酬)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的薪酬)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的薪酬,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例如,某企业当月应发工资100万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6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0万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0万元,销售人员工资10万元。则计提工资的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600000 制造费用 100000 管理费用 200000 销售费用 1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000

(2)发放工资时 企业实际发放工资时,需要扣除各种代扣款项,如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中应由职工个人负担的部分、住房公积金中应由职工个人负担的部分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实际发放给职工的现金或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的金额) 接上例,假设该企业代扣职工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10万元,住房公积金8万元,代扣个人所得税2万元,实际通过银行转账发放工资80万元。则发放工资的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000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100000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800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20000 银行存款 800000

  1. 职工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的福利费)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福利费)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福利费)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的福利费)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的福利费)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的福利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等 例如,企业为生产车间职工发放防暑降温费5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则账务处理为: 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 5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50000 支付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2. 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的账务处理 (1)计提企业负担部分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企业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部分) (2)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企业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例如,某企业当月应负担的社会保险费为30万元(其中生产工人18万元,车间管理人员3万元,行政管理人员6万元,销售人员3万元),住房公积金20万元(其中生产工人12万元,车间管理人员2万元,行政管理人员4万元,销售人员2万元)。同时代扣职工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10万元,住房公积金8万元。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计提企业负担部分: 借:生产成本 300000(180000 + 120000) 制造费用 50000(30000 + 20000) 管理费用 100000(60000 + 40000) 销售费用 50000(30000 + 2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企业部分)300000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部分)200000 缴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企业部分)300000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部分)200000 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个人部分)100000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80000 贷:银行存款 680000

  3.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账务处理 (1)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2)实际使用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银行存款等 例如,企业按工资总额的2%计提工会经费2万元,按工资总额的8%计提职工教育经费8万元。当月实际使用工会经费1万元,职工教育经费3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则账务处理如下: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等 100000(20000 + 8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20000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80000 实际使用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10000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30000 贷:银行存款 40000

  4. 短期带薪缺勤的账务处理 (1)累积带薪缺勤 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例如,某企业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每个职工每年可享受5个工作日带薪年休假,未使用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结转一个日历年度,超过1年未使用的权利作废,在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2023年12月31日,该企业100名职工中有10名平均每人未使用带薪年休假2天,预计2024年这10名职工将全部离职。假定该企业平均每名职工每个工作日工资为300元。则2023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累积带薪缺勤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等 6000(10×2×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 6000

(2)非累积带薪缺勤 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通常情况下,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已经包括在企业每期向职工发放的工资等薪酬中,因此,不必额外作账务处理。

  1. 短期利润分享计划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利润分享计划权利时,按照预期支付的利润分享金额确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的利润分享计划金额)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利润分享计划金额)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利润分享计划金额)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的利润分享计划金额)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的利润分享计划金额)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的利润分享计划金额,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享计划 例如,某企业根据利润分享计划,预计2023年应向职工支付利润分享金额50万元,其中生产工人3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5万元,行政管理人员10万元,销售人员5万元。则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300000 制造费用 50000 管理费用 100000 销售费用 5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享计划 500000

三、离职后福利的账务处理

  1. 设定提存计划的账务处理 企业对于设定提存计划,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的设定提存计划金额)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的设定提存计划金额)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设定提存计划金额)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的设定提存计划金额) 在建工程(在建工程人员的设定提存计划金额)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的设定提存计划金额,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提存计划 例如,企业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6%计提,当月职工工资总额为200万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12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20万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销售人员工资20万元。则计提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会计分录为: 借:生产成本 192000(1200000×16%) 制造费用 32000(200000×16%) 管理费用 64000(400000×16%) 销售费用 32000(200000×16%)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提存计划——基本养老保险费 320000

  2. 设定受益计划的账务处理(简要介绍) 设定受益计划的核算较为复杂,需要运用精算假设,如死亡率、离职率、工资增长率等,来确定未来支付义务的现值。 (1)确定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 企业应当根据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采用无偏且相互一致的精算假设对有关人口统计变量和财务变量等作出估计,计量设定受益计划所产生的义务,并确定相关义务的归属期间。 借:管理费用等(当期服务成本) 其他综合收益——设定受益计划精算损失(或贷方:其他综合收益——设定受益计划精算利得) 贷: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2)确定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设定受益计划存在资产的,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减去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所形成的赤字或盈余确认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 借: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贷:固定资产——设定受益计划资产(设定受益计划资产公允价值) 其他综合收益——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重新计量利得(或借方:其他综合收益——设定受益计划净资产重新计量损失) (3)确认结算利得或损失 企业对设定受益计划进行结算,应当在结算日确认一项结算利得或损失。 借:应付职工薪酬——设定受益计划义务 贷:银行存款 其他综合收益——设定受益计划结算利得(或借方:其他综合收益——设定受益计划结算损失)

四、辞退福利的账务处理

企业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应当在下列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1. 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
  2. 企业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例如,某企业由于经营战略调整,决定辞退部分员工,预计将支付辞退福利50万元。则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50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500000

五、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账务处理

  1. 长期带薪缺勤的账务处理 对于长期累积带薪缺勤,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长期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对于长期非累积带薪缺勤,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账务处理原则与短期带薪缺勤类似,但长期带薪缺勤涉及的期间更长,对财务影响更具持续性。
  2. 长期残疾福利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按照长期残疾福利计划确认应付长期残疾福利义务。如果长期残疾福利水平取决于职工提供服务期间长短,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确认应付长期残疾福利义务;如果长期残疾福利与职工提供服务期间长短无关,企业应当在导致职工长期残疾的事件发生的当期确认应付长期残疾福利义务。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长期残疾福利
  3. 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长期利润分享计划权利时,按照预期支付的长期利润分享金额确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账务处理与短期利润分享计划类似,但由于涉及期间长,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

六、职工薪酬财务逻辑分析

  1. 成本控制角度 职工薪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控制职工薪酬水平对于企业成本控制至关重要。从短期薪酬来看,准确核算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项目,避免不合理的薪酬支出,可以降低企业的直接人工成本。例如,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合理确定奖金发放标准,既能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避免奖金过度发放导致成本增加。 在离职后福利方面,设定提存计划相对简单,企业只需按照规定比例缴存固定费用,对成本的可控性较强。而设定受益计划虽然能为职工提供更优厚的福利,但由于其核算复杂,且未来支付义务受多种精算假设影响,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相关假设的变化,以控制潜在的成本风险。 辞退福利是企业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的成本。企业在制定裁员等决策时,需要权衡辞退福利成本与未来可能节省的运营成本等因素,确保决策符合企业整体利益。
  2. 财务报表影响角度 职工薪酬的核算直接影响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在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作为负债项目列示。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等在计提时增加应付职工薪酬余额,实际支付时减少该余额。例如,工资计提时,一方面增加成本费用(影响利润表),另一方面增加应付职工薪酬负债;发放工资时,减少应付职工薪酬负债和银行存款等资产。 从利润表角度看,职工薪酬根据受益对象计入不同的成本费用项目。生产工人的薪酬计入生产成本,最终影响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管理人员薪酬计入管理费用;销售人员薪酬计入销售费用等。这些成本费用的核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的计算。同时,离职后福利中的设定受益计划涉及的精算利得和损失等,可能会影响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进而影响企业的全面收益。
  3. 现金流角度 职工薪酬的支付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出。合理安排薪酬支付时间和方式,对于企业现金流管理至关重要。例如,通过与职工协商合理的工资支付周期,避免在短期内集中支付大量薪酬导致现金流紧张。在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方面,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资金状况,在规定的缴纳期限内合理安排支付时间,优化现金流。同时,对于辞退福利等一次性较大金额的现金支出,企业需要提前做好资金规划,确保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来应对。

综上所述,掌握职工薪酬的处理方法,不仅要熟悉各类薪酬项目的会计分录实操和账务处理,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财务逻辑,这样才能在财务工作中做到准确核算、合理控制成本,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
微信扫码登录 去使用财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