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舟云财务软件 财务软件

掌握增值税账务处理全流程,轻松应对财务工作!

2025-07-06 05:22

一、增值税概述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应税行为)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在我国,增值税是最为重要的税种之一,对于企业的财务核算和税务处理有着深远影响。正确处理增值税账务,不仅关系到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还关乎企业的税务合规性,避免潜在的税务风险。

二、增值税的会计科目设置

  1. 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预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额”“待认证进项税额”“待转销项税额”“增值税留抵税额”“简易计税”“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等明细科目。

  •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反映企业购进货物、接受应税劳务或应税行为支付的进项税额、实际已交纳的增值税税额等;贷方发生额,反映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应税行为应交纳的增值税税额、出口货物退税、转出已支付或应分担的增值税税额等。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抵扣的增值税税额。该明细科目应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

  • “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核算一般纳税人月度终了从“应交增值税”或“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当月应交未交、多交或预缴的增值税额,以及当月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额。

  • “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核算一般纳税人转让不动产、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提供建筑服务、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等,以及其他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应预缴的增值税额。

  • “待抵扣进项税额”明细科目

核算一般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并经税务机关认证,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一般纳税人自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按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以后期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的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尚未交叉稽核比对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或计算的进项税额。

  • “待认证进项税额”明细科目

核算一般纳税人由于未经税务机关认证而不得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一般纳税人已取得增值税扣税凭证、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尚未经税务机关认证的进项税额;一般纳税人已申请稽核但尚未取得稽核相符结果的海关缴款书进项税额。

  • “待转销项税额”明细科目

核算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已确认相关收入(或利得)但尚未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而需于以后期间确认为销项税额的增值税额。

  • “增值税留抵税额”明细科目

核算兼有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的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截止到纳入营改增试点之日前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的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留抵税额。

  • “简易计税”明细科目

核算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方法发生的增值税计提、扣减、预缴、缴纳等业务。

  • “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核算增值税纳税人转让金融商品发生的增值税额。

  • “代扣代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核算纳税人购进在境内未设经营机构的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的应税行为代扣代缴的增值税。

  1. 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只需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不需要设置上述专栏及除“转让金融商品应交增值税”“代扣代交增值税”外的明细科目。

三、采购业务的增值税账务处理

  1. 一般纳税人采购业务

当一般纳税人企业采购货物、接受应税劳务或应税行为时,根据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当月已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科目(当月未认证的可抵扣增值税额),按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0元,增值税税额1300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假设该发票当月已认证。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0 贷:银行存款 113000

若该发票当月未认证,则账务处理为:

借:原材料 100000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13000 贷:银行存款 113000

待认证通过后,再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0 贷: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 13000

  1. 小规模纳税人采购业务

小规模纳税人采购货物、接受应税劳务或应税行为时,无论是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支付的增值税额均不计入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而应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如,某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购入一批办公用品,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发票上注明价款5000元,增值税税额650元,款项以现金支付。其账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5650 贷:库存现金 5650

四、销售业务的增值税账务处理

  1. 一般纳税人销售业务

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应税行为时,按照不含税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确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一批产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000元,增值税税额26000元,款项尚未收到。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 226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000

若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应税行为,采用预收款方式,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并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收到预收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预收账款”科目;发出商品时,按实现的收入,借记“预收账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企业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产品。合同约定客户先支付定金100000元,待产品发出后再支付剩余款项。企业收到定金时,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预收账款 100000

产品发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价款300000元,增值税税额39000元,客户补付剩余款项239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预收账款 100000 银行存款 239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9000

  1.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业务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应税行为时,按不含税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确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确认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按应收或已收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例如,某小规模纳税人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发票上注明价款(含税)30900元,款项已收存银行。该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征收率为3%。首先计算不含税销售额 = 30900÷(1 + 3%) = 30000元,增值税税额 = 30000×3% = 9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9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900

五、视同销售业务的增值税账务处理

  1. 一般纳税人视同销售业务

企业发生税法上视同销售的行为,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并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销项税额(或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应纳增值税额)。

  •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企业将自产的一批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企业职工,该批产品的成本为50000元,市场售价(不含税)为80000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 90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4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00 贷:库存商品 50000

  •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无偿赠送他人等

借:长期股权投资/应付股利/营业外支出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企业将购进的一批原材料无偿赠送给其他企业,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30000元,市场售价(不含税)为35000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账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34550 贷:库存商品 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550

  1. 小规模纳税人视同销售业务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视同销售业务,同样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计算应纳增值税额。以将自产货物用于集体福利为例,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六、进项税额转出的账务处理

  1. 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转出

企业购进的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不动产等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进项税额按照现行增值税制度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当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核算。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在发生上述情形时,应将已抵扣的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应付职工薪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企业将购进的一批原材料用于职工食堂建设,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600元,已在购进时抵扣了进项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 22600 贷:原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600

企业购进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丢失、霉烂变质,以及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货物或者不动产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等情形),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应将已抵扣的进项税额转出。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企业因管理不善,导致一批库存商品被盗,该批商品的成本为15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950元,已在购进时抵扣了进项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6950 贷:库存商品 1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950

  1. 小规模纳税人不存在进项税额转出情况

由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支付的增值税额直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或资产,不存在进项税额抵扣及转出问题。

七、增值税缴纳的账务处理

  1.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缴纳
  • 正常缴纳当月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企业当月缴纳当月的增值税,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核算。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企业当月计算出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50000元,并于当月缴纳。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5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

  • 月度终了结转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增值税

月度终了,企业应当将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对于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对于当月多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企业月末计算出当月应交增值税税额为80000元,当月已预缴增值税税额30000元。则当月应交未交增值税税额 = 80000 - 30000 = 50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50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50000

次月缴纳上月未交的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1.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缴纳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缴纳增值税时,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如,某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季度申报缴纳增值税,本季度计算出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12000元,通过银行转账缴纳。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2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八、增值税减免税的账务处理

  1.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减免税

企业发生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技术维护费,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企业支付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技术维护费500元,取得相关发票。账务处理如下:

支付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 500 贷:银行存款 500

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500 贷:管理费用 500

对于当期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1.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税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发生的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技术维护费,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规定抵减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等科目。

例如,某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支付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技术维护费300元,取得相关发票。账务处理如下:

支付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00 贷:管理费用 300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享受增值税免税政策时,对于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贷记“其他收益”科目。

九、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账务处理

  1. 一般纳税人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账务处理

“免、抵、退”税办法是指,免征出口货物增值税,并且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

  • 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实现时,根据出口销售额(FOB价)做如下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 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 当月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增值税税率 - 出口退税率)

  • 计算当月应纳税额:

当月应纳税额 = 当月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 (当月全部进项税额 - 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 上期留抵税额

若当月应纳税额大于零,说明当期有应纳税额,应缴纳增值税;若当月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有留抵税额,需要进一步计算应退税额。

  • 计算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 =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 - 当期应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 = 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 = 0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

例如,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出口退税率为10%。20XX年X月,该企业内销货物的不含税销售额为300000元,销项税额为39000元;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格为50000美元,外汇人民币牌价为1:6.5,该企业上期留抵税额为5000元。

首先,货物出口并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32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25000

其次,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 50000×6.5×(13% - 10%) = 975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975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9750

然后,计算当月应纳税额:

当月应纳税额 = 39000 - (当期全部进项税额 - 9750) - 5000

假设当期全部进项税额为40000元,则当月应纳税额 = 39000 - (40000 - 9750) - 5000 = 3750元

由于当月应纳税额大于零,无需计算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直接缴纳当月应纳税额3750元。

  1.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退税账务处理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退”税办法,即免征出口销售环节增值税,并退还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

  • 购进货物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按不含税金额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增值税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 货物出口销售时,按出口销售额,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同时,结转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 申报出口退税时,根据计算的应退税额,借记“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根据计算的不予退税的税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 收到退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出口退税款”科目。

例如,某外贸企业购进一批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价款100000元,增值税税额13000元,款项已支付。该批货物出口后,出口销售额折合人民币120000元。该货物的出口退税率为10%。

购进货物时:

借:库存商品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0 贷:银行存款 113000

货物出口销售时:

借:应收账款 1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0

申报出口退税时:

应退税额 = 100000×10% = 10000元

不予退税的税额 = 13000 - 10000 = 3000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10000 主营业务成本 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000

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款 10000

十、总结

增值税账务处理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采购、销售、视同销售到进项税额转出、缴纳税款、减免税以及出口退税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财务人员准确把握政策规定,熟练运用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只有正确处理增值税账务,才能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保障企业税务合规,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增值税政策可能会随着国家税收制度的改革而调整,财务人员应持续关注政策变化,及时学习并调整账务处理方法,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
微信扫码登录 去使用财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