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增值税作为流转税体系中的重要税种,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准确计算增值税并及时、合规地进行申报,不仅是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基本要求,也是保障企业财务健康和税务风险可控的重要环节。对于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而言,掌握增值税计算与申报的技巧,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税务风险。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增值税计算与申报过程中的一些实用技巧。
二、增值税计算技巧
(一)准确确定销售额
- 一般销售方式下销售额的确定 销售额是增值税计算的基础,一般情况下,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1)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2)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 ①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 ②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 例如,A企业销售一批货物给B企业,合同约定不含税价款为100万元,同时因B企业延期付款,A企业收取了延期付款利息5万元。在这种情况下,A企业该笔销售业务的销售额应为100 + 5 = 105万元。
- 特殊销售方式下销售额的确定 (1)折扣销售: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如果将折扣额另开发票,不论其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折扣额。例如,C企业为促销商品,对某商品实行8折销售,该商品原价100元(不含税),折扣后价格为80元。若C企业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额100元和折扣额20元,则按80元计算增值税;若折扣额另开发票,则需按100元计算增值税。 (2)以旧换新销售:一般按新货物的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扣减旧货物的收购价格。但对金银首饰以旧换新业务,可以按销售方实际收取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征收增值税。例如,D企业销售一台新设备,价格为10000元(不含税),同时回收一台旧设备,作价1000元。则D企业该笔业务的销售额为10000元。若D企业是金银首饰销售企业,销售新金银首饰作价5000元(不含税),回收旧金银首饰作价1000元,实际收取价款4000元(不含税),则按4000元计算增值税。 (3)还本销售: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货物,其销售额就是货物的销售价格,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还本支出。例如,E企业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一批货物,售价为20万元,约定5年后归还购买方20万元本金。则E企业该笔业务的销售额为20万元。
(二)合理计算进项税额
- 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1)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例如,F企业购买一批原材料,取得销售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金额为50万元,增值税额为6.5万元。则F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6.5万元。 (2)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例如,G企业进口一批货物,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8万元,则G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8万元。 (3)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9%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 = 买价×扣除率。例如,H企业向农业生产者收购一批农产品,支付买价10万元,取得农产品收购发票。则H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 10×9% = 0.9万元。如果用于生产或者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4)自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纳税人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暂按照以下规定确定进项税额: ①取得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为发票上注明的税额; ②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的,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 = (票价 + 燃油附加费)÷(1 + 9%)×9%; ③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的,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 = 票面金额÷(1 + 9%)×9%; ④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 = 票面金额÷(1 + 3%)×3%。 例如,I企业员工出差,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票价1000元,燃油附加费50元。则可抵扣的进项税额 = (1000 + 50)÷(1 + 9%)×9%≈86.70元。
-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 (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例如,J企业将购进的一批货物用于职工食堂,该批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这里的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丢失、霉烂变质,以及因违反法律法规造成货物或者不动产被依法没收、销毁、拆除的情形。例如,K企业因仓库管理不善,一批购进的原材料被盗,该批原材料对应的进项税额应作转出处理。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例如,L企业因火灾导致一批在产品毁损,该在产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应作转出处理。
三、增值税申报技巧
(一)熟悉申报流程
- 一般纳税人申报流程 (1)抄报税:纳税人在征期内登录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抄税,将上月开具发票信息上传至税务机关。 (2)纳税申报:纳税人登录电子税务局,如实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相关附表,进行申报。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及附表较多,需要准确填写销售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等数据。例如,附表一填写本期销售情况明细,附表二填写本期进项税额明细等。 (3)税款缴纳:申报成功后,纳税人根据系统提示,通过网上划款等方式缴纳税款。
- 小规模纳税人申报流程 (1)抄报税(同一般纳税人)。 (2)纳税申报:小规模纳税人登录电子税务局,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小规模纳税人申报表相对简单,主要填写销售额等数据。对于享受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人,需准确填写相关免税销售额栏次。例如,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应将销售额填写在“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栏次。 (3)税款缴纳(同一般纳税人)。
(二)关注申报要点
- 申报期限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例如,M企业纳税期限为1个月,每月15日前需完成上月增值税申报纳税。
- 申报数据准确性 申报数据必须准确无误,销售额、进项税额等数据应与企业实际经营业务相符。财务人员要认真核对发票等原始凭证,确保申报数据真实可靠。例如,在填写进项税额时,要仔细核对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等抵扣凭证上的信息,避免误填导致申报错误。
- 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 企业应关注并准确适用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对于符合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享受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免征增值税的政策。财务人员在申报时要准确填写相关优惠栏次,确保企业享受应有的税收优惠。同时,对于适用即征即退等优惠政策的企业,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和退税申请。
四、结语
增值税计算与申报是财务会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掌握相关技巧对于企业准确纳税、降低税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财务人员应不断学习和熟悉增值税政策法规,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准确运用这些技巧,确保增值税计算与申报工作的顺利完成。随着税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财务人员还需持续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法,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和税务管理的要求。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