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舟云财务软件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会计分录 >

零基础学会计分录的要点

2025-03-23 09:11

一、引言

会计分录在财务工作中犹如大厦基石,是每一位财务从业者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对于零基础的学习者而言,如何快速且准确地掌握会计分录编制要点,是开启财务知识大门的关键。

二、认识会计要素

  1. 资产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像企业的货币资金、存货、固定资产等都属于资产范畴。资产的增加通常记在借方,减少记在贷方。例如,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这会使得企业的存货(资产类科目)增加,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这里银行存款的减少也是资产的减少,记在贷方。
  2. 负债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常见的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负债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比如企业向银行借入一笔短期借款,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银行存款增加是资产增加记借方,而短期借款增加作为负债增加记贷方。
  3.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当企业收到股东投入的资本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实收资本 银行存款资产增加记借方,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
  4. 收入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属于此类。收入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假设企业销售商品取得收入,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资产增加记借方,主营业务收入增加记贷方,同时因销售产生了纳税义务,涉及应交税费这个负债类科目。
  5. 费用 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像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费用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例如企业支付办公费用,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管理费用增加记借方,银行存款资产减少记贷方。

三、借贷记账法规则

  1.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这是借贷记账法的核心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会同时导致至少两个账户发生变化,一个记借方,另一个或几个记贷方,而且借方记录的金额与贷方记录的金额必须相等。比如企业购买一台设备,用银行存款支付部分款项,剩余款项暂欠。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固定资产增加记借方,银行存款减少记贷方,同时应付账款负债增加记贷方,借方金额(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等于贷方银行存款与应付账款金额之和。
  2. 账户性质决定记账方向 根据前面介绍的会计要素对应的账户性质,资产、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

四、会计分录编制步骤

  1. 分析经济业务 首先要明确经济业务的内容,判断涉及哪些会计要素。例如企业收到客户前欠货款,此业务涉及资产要素中的银行存款增加和应收账款减少。
  2. 确定账户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对应的会计账户。在上述例子中,涉及“银行存款”和“应收账款”账户。
  3. 判断增减变动 判断账户的增减变动情况。银行存款因收到货款而增加,应收账款因收回欠款而减少。
  4. 确定记账方向 依据账户性质和增减变动,确定记账方向。银行存款是资产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应收账款也是资产类账户,减少记贷方。所以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五、特殊会计分录

  1. 复合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是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例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一部分收到现金,一部分款项尚未收到,同时结转该批商品成本。分录如下: 借:库存现金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这里第一个分录是一贷多借,反映销售商品取得收入及相关纳税义务;第二个分录是一借一贷,反映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2. 调整分录 在会计期末,为了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对一些账户进行调整。比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根据固定资产用途确定) 贷: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账户,通过这种调整分录,正确反映固定资产因使用而减少的价值。

六、案例分析

  1. 案例一:企业采购业务 某企业从供应商处购入一批原材料,价款 10000 元,增值税税率 13%,款项尚未支付。 分析:此业务涉及资产要素中的原材料增加,负债要素中的应付账款增加,同时涉及税费相关。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 贷:应付账款 11300
  2. 案例二:员工薪酬核算 企业计算本月应付员工工资 50000 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 30000 元,管理人员工资 20000 元。 分析:涉及费用要素中的生产成本(生产工人工资部分)、管理费用(管理人员工资部分)增加,负债要素中的应付职工薪酬增加。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30000 管理费用 2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50000

七、总结

对于零基础学会计分录,关键在于清晰理解会计要素及其对应的账户结构,严格遵循借贷记账法规则,按照编制步骤仔细分析每一笔经济业务。通过不断练习,尤其是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编制分录,逐步熟练掌握这一重要的财务技能,为后续深入学习财务会计知识和从事财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特殊会计分录的处理,如复合分录和调整分录,以应对复杂的经济业务情况。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
微信扫码登录 去使用财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