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账基础的认知
什么是财务记账 财务记账,简单来说,就是将企业或个人日常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以特定的方法和规则记录下来,以便清晰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例如,企业采购一批原材料,这笔采购业务就需要通过记账来体现,记录原材料的增加以及资金的减少(可能是现金减少或者应付账款增加等情况)。
记账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而言,准确的财务记账能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收支情况、资产负债状况等,从而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比如,如果通过记账发现某个月某项费用过高,就可以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对于个人,记账可以帮助合理规划收支,避免过度消费。
二、会计科目的认识
资产类科目 资产类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常见的有“库存现金”,它核算企业的现金储备;“银行存款”,记录企业存放在银行的款项;“应收账款”,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例如,企业销售一批货物给客户,款项尚未收到,这时就需要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
负债类科目 负债类科目核算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像“短期借款”,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 1 年以下(含 1 年)的各种借款;“应付账款”,用于记录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当企业从供应商处赊购一批货物时,就贷记“应付账款”,借记相关资产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体现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比如“实收资本”,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本年利润”,反映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就贷记“实收资本”,借记相关资产科目。
成本类科目 成本类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以“生产成本”科目为例,它归集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当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时,就借记“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
损益类科目 损益类科目核算企业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收入”,记录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收入时应结转的成本。企业销售商品实现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结转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贷记“库存商品”。
三、凭证填制的要点
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常见的原始凭证有发票、收据、领料单等。原始凭证必须具备基本要素,如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接受凭证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等。例如,一张购买办公用品的发票,上面必须清晰显示购买日期、销售方和购买方信息、办公用品的名称、数量、单价及总金额,并且要有销售方的发票专用章。
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应具备的基本内容包括: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会计科目、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等。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要注意摘要应简明扼要地反映经济业务内容,会计科目要准确无误,借贷方向要正确,金额要与原始凭证一致。比如,企业报销差旅费,根据差旅费报销单等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借记“管理费用 - 差旅费”,贷记“库存现金”或“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四、账簿登记的方法
日记账的登记 日记账主要包括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现金收款、付款凭证,逐日逐笔顺序登记。每日终了,应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日清月结。银行存款日记账同样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银行存款收款、付款凭证,逐日逐笔顺序登记,要定期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例如,企业收到一笔现金货款,出纳人员在现金日记账中借记“库存现金”,登记日期、摘要、金额等信息;企业开出一张转账支票支付货款,在银行存款日记账中贷记“银行存款”,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
总账的登记 总账是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或科目汇总表登记的。定期将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照相同会计科目归类,汇总编制成记账凭证汇总表或科目汇总表,然后根据汇总表登记总账。总账能够全面、总括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比如,在一个月内,将所有涉及“应收账款”科目的记账凭证进行汇总,得出该月“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然后在总账的“应收账款”账户中进行登记。
明细账的登记 明细账是根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逐笔登记的,用于详细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不同类型的明细账登记方法有所不同,如数量金额式明细账适用于既要进行金额核算又要进行数量核算的账户,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多栏式明细账适用于成本费用类科目的明细核算,如管理费用、生产成本等。例如,对于原材料明细账,既要登记原材料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又要根据每笔购进和领用业务进行详细记录;对于管理费用明细账,要按照费用项目设置专栏,分别登记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
五、账目核对的重要性与方法
账证核对 账证核对是指将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进行核对,检查两者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通过账证核对,可以确保账簿记录的准确性,因为账簿记录是根据会计凭证登记的,如果账证不符,就可能存在记账错误。例如,在核对“应收账款”账簿记录时,要与相关的销售发票、记账凭证进行逐笔核对,查看记录是否一致。
账账核对 账账核对包括总账与总账之间的核对、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核对、总账与日记账之间的核对等。总账之间的核对主要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进行,检查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是否相等,所有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是否相等。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核对,是将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与其所属明细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进行核对,确保两者相符。例如,“原材料”总账的期末余额应等于各原材料明细账期末余额之和。总账与日记账之间的核对,如现金总账与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总账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核对,保证账账一致。
账实核对 账实核对是指将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进行核对。比如,对库存现金进行实地盘点,将盘点结果与现金日记账的余额进行核对;对存货进行盘点,将存货的实际数量与存货明细账的数量进行核对;对银行存款,通过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调整未达账项后,检查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是否相符。账实核对可以发现财产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盘盈、盘亏等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对财务记账小白入门关键要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财务记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实际操作中,要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凭证填制、账簿登记和账目核对,逐步积累经验,提高记账的准确性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