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中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业务与财务的脱节常常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业财融合,即将业务与财务有机结合,对于中小微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意义。本文将探讨一系列助力中小微企业业财融合的策略。
二、中小微企业业财融合面临的现状与问题
(一)业务与财务沟通不畅
中小微企业往往业务部门专注于市场拓展、产品生产等具体业务操作,财务部门则着重于财务核算与资金管理。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例如,业务部门在签订重要合同时,未及时与财务部门沟通收款条款,使得财务部门在资金规划方面陷入被动,影响企业资金周转。
(二)数据不统一与信息孤岛
业务与财务使用不同的系统记录数据,业务系统侧重于记录客户、订单、库存等信息,财务系统则聚焦于账务处理。由于缺乏数据对接与整合,数据存在重复录入、口径不一致等问题。这就形成了信息孤岛,使得管理层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进行决策。比如,业务部门统计的销售额与财务部门确认的收入金额存在差异,导致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估出现偏差。
(三)财务人员业务参与度低
在许多中小微企业,财务人员主要负责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对业务流程缺乏深入了解。当业务部门需要财务支持时,财务人员无法提供针对性的专业建议。例如,在新产品研发阶段,财务人员由于不了解研发流程和成本构成,无法准确评估研发项目的成本效益,影响企业新产品的推出决策。
三、助力中小微企业业财融合的策略
(一)加强业务与财务的沟通协作
- 建立定期沟通会议制度 中小微企业应建立每周或每月的业务财务沟通会议。在会议上,业务部门汇报业务进展、市场动态以及遇到的问题,财务部门分享财务状况、预算执行情况等。通过这种方式,双方能够及时了解彼此的工作情况,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例如,业务部门计划开展一次大型促销活动,在沟通会议上提出活动方案和预算需求,财务部门可以根据企业当前的资金状况和成本效益原则,对活动预算进行审核,并提供合理的资金安排建议。
- 设立业务财务联络人 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各指定一名联络人。业务联络人负责将业务部门的需求及时传达给财务部门,并协助财务人员了解业务流程;财务联络人则向业务部门解释财务政策、制度,解答财务相关问题。例如,在项目投标阶段,业务联络人协助财务联络人获取项目相关信息,财务联络人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成本核算和报价分析,为业务部门提供投标价格建议。
(二)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
- 选择合适的一体化管理软件 中小微企业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需求,选择一款能够集成业务与财务功能的一体化管理软件。该软件应涵盖采购、销售、库存、生产、财务等模块,实现数据的一次录入、多方共享。例如,当销售部门录入一笔销售订单时,系统自动更新库存数据,并将相关收入信息传递给财务模块,财务人员可直接进行收入确认和账务处理,减少数据重复录入和错误。
- 规范数据标准与流程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录入规范,确保业务与财务数据的一致性。明确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使用流程,避免数据混乱。例如,统一客户编码规则、产品分类标准等,使业务和财务在数据统计和分析上保持一致。同时,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定期对数据进行审核和清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提升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与参与度
- 开展业务培训,让财务人员深入了解业务 企业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包括市场调研、产品知识、生产流程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培训,财务人员能够站在业务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业务部门提供更贴合实际的财务支持。例如,财务人员参加生产流程培训后,能够准确分析生产成本的构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建议。
- 让财务人员参与业务项目全过程 在重大业务项目立项时,邀请财务人员参与项目可行性分析,从财务角度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风险水平等。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财务人员实时监控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偏差并提出调整建议。项目结束后,财务人员进行项目绩效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例如,在企业投资新设备项目中,财务人员参与项目的前期论证,对设备投资金额、未来收益、折旧等进行测算,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监督设备采购款项的支付和安装进度,确保项目按预算执行;项目投产后,评估设备的使用效益,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四)优化业务流程,嵌入财务管控
- 梳理业务流程,识别关键控制点 中小微企业应对采购、销售、生产等核心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绘制详细的流程图。在流程梳理过程中,识别出对企业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控制点,如采购环节的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销售环节的信用审批、收款等。例如,在采购流程中,明确只有经过财务审核的供应商才能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录,避免因供应商选择不当带来的财务风险。
- 将财务管控嵌入业务流程 在关键控制点设置财务审核环节,使财务管控贯穿业务流程始终。例如,在销售合同签订前,财务人员对合同中的收款条款、信用期限等进行审核,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和收益实现。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的自动化衔接,当业务流程推进到财务审核环节时,系统自动提醒财务人员进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五)建立基于业财融合的绩效评价体系
- 设计综合绩效指标 除了传统的财务指标外,应增加与业务相关的非财务指标,构建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例如,设置客户满意度、订单交付及时率、库存周转率等业务指标,与净利润、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相结合。通过这些指标,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员工的工作绩效。
- 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员工的薪酬、晋升、奖励等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业财融合工作。对于在业财融合方面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未能达到绩效目标的,进行分析和改进。例如,如果某个业务部门通过与财务部门紧密合作,成功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在绩效评价中应给予较高的分数,并在薪酬和晋升方面予以体现。
四、结论
业财融合是中小微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通过加强沟通协作、打破数据壁垒、提升财务人员能力、优化业务流程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等策略,中小微企业能够有效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并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需求。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