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票的基本概念与种类
发票的定义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它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也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更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从法律角度看,发票具有重要的证明效力,明确了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发票的种类
- 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具,可作为购买方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它不仅记录了交易的基本信息,如商品或服务的名称、数量、金额等,还注明了增值税的税率、税额等关键信息。例如,企业 A 向企业 B 销售一批货物,金额为 10000 元,增值税税率为 13%,则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会显示货物金额 10000 元,税额 1300 元,价税合计 11300 元。企业 B 取得该发票后,若符合抵扣条件,可将 1300 元的税额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其销项税额。
- 增值税普通发票:主要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使用,一般纳税人在不能开具专用发票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它与专用发票的主要区别在于,普通发票不能作为购买方抵扣进项税额的凭证。普通发票的格式相对简单,但同样要准确记录交易信息。比如,个体工商户向消费者销售商品,通常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发票上显示商品名称、价格、金额等信息。
-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专门用于销售机动车所开具的发票。在购买机动车时,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会取得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该发票包含了车辆的基本信息,如车架号、发动机号、车辆型号等,以及购车的金额、税额等财务信息。例如,消费者购买一辆价值 20 万元的小汽车,4S 店会开具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发票上会注明车辆的详细信息以及含税价 20 万元,其中增值税税额根据适用税率计算得出。
- 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使用。当二手车的卖方将车辆转让给买方时,需要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它反映了二手车交易的价格、交易双方信息等内容。比如,二手车商将一辆收购价为 8 万元的二手车以 10 万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就会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发票金额为 10 万元。
- 通用机打发票:部分小规模纳税人或特定行业(如餐饮、住宿等)在不具备使用增值税发票条件时使用。它通过计算机和打印机开具,格式相对灵活,但也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例如,一些小型餐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可能使用通用机打发票,发票上会显示消费项目、金额等信息。
- 定额发票:是经营单位凭借税务登记证去向税务部门去购买的,并在规定时间内要去交纳税金的。定额发票票面金额是固定的,如 1 元、5 元、10 元、50 元等。常见于停车场、小型零售店铺等。比如,停车场收费时,可能会给车主定额发票,车主凭票缴费。
二、发票的开具
开具发票的基本要求
- 真实性:发票开具的内容必须真实反映实际发生的经营业务。例如,企业不能为了虚增成本而开具与实际交易不符的发票。若企业实际购买办公用品花费 5000 元,就不能开具 8000 元的发票。
- 完整性:发票各栏次应填写齐全,不得遗漏或省略。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例,购买方信息(包括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电话、开户行及账号)、销售方信息、货物或应税劳务、服务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税率、税额等都要准确填写。若购买方信息填写错误,可能导致购买方无法正常认证抵扣发票。
- 准确性:发票上的数字、文字等内容应准确无误。金额计算要准确,税率选择要正确。比如,销售适用 13%税率的货物,就不能开具成 9%税率的发票,否则会影响企业的税负计算和税务申报。
- 及时性:应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企业在销售商品并取得货款或取得索取货款凭据的当天,就应及时开具发票,不能拖延。若企业延迟开具发票,可能会面临税务风险。
不同发票的开具方式
- 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目前主要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开具。企业需在税务机关进行相关的票种核定、购买税控设备并进行发行后,方可开具发票。开具时,登录开票软件,按照系统提示依次填写各项信息,如购买方信息、商品或服务信息等,然后打印发票。在开具过程中,要注意发票号码与纸质发票号码的一致性,以及发票密码区的完整性。
-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同样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开具。在开具时,除了填写常规的购买方、销售方信息外,还需准确录入车辆的车架号、发动机号等关键信息。因为这些信息与车辆的登记注册等后续事项密切相关,一旦填写错误,可能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上牌。
- 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二手车交易市场、二手车经销企业、经纪机构和拍卖企业应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开具时,要根据二手车交易的实际情况,填写车辆的相关信息,如车辆识别代号、发动机号、行驶里程等,以及交易价格、交易双方信息等。
- 通用机打发票:一般通过当地税务机关指定的开票软件开具。企业在开具前,需先在软件中设置好相关参数,如企业信息、税率等。开具时,按照实际经营业务填写发票内容,如消费项目、金额等。通用机打发票的格式可能因地区而异,但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 定额发票:无需通过开票软件开具,企业直接从税务机关购买后,根据实际收款情况撕取相应面额的发票给消费者。例如,停车场收费员在收取停车费时,根据收费金额撕取相应面额的定额发票给车主。
特殊情况下的发票开具
- 差额征税发票开具:当企业发生按照差额征税政策缴纳增值税的业务时,需按照规定开具差额征税发票。例如,旅游服务企业,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在开具发票时,通过开票软件中的差额征税开票功能,录入含税销售额和扣除额,系统会自动计算税额和不含税金额,并在发票上显示“差额征税”字样。
- 不征税发票开具:企业在发生一些特定的不征税项目时,需开具不征税发票。比如,预付卡销售和充值业务,售卡方收到充值款时,应向购卡人开具不征税发票,发票税率栏填写“不征税”。这种发票仅作为资金收付凭证,不得用于抵扣进项税额。
三、发票的管理
发票的领购 企业需要使用发票时,应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发票领购手续。首先,企业要进行税务登记,并完成票种核定,税务机关会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规模等因素,确定企业可以领购的发票种类、数量和最高开票限额。然后,企业需购买税控设备(对于使用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的企业),并进行发行。完成这些步骤后,企业就可以携带相关证件(如发票领购簿、税控设备等)到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或通过电子税务局领购发票。例如,新成立的企业 A,经税务机关核定可以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每月最高领购数量分别为 25 份和 50 份。企业 A 购买税控设备并发行后,就可以按照规定去领购发票。
发票的保管
- 存放要求: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场所存放发票,确保发票存放安全,防止发票被盗、丢失、损毁等。发票应存放于干燥、通风、防火、防潮的地方,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发票损坏。例如,企业可以使用专门的保险柜存放空白发票和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
- 期限规定: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 5 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未按规定保存发票的,可能会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比如,企业 B 在保存发票存根联 3 年后,未经税务机关查验就自行销毁,这种行为是不符合规定的。
- 丢失处理:若发票丢失,企业应立即采取措施。对于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方取得销售方提供的相应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或《丢失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对于丢失普通发票,应于发现丢失当日书面报告税务机关,并在辖区内地级市报刊上登报声明作废。例如,企业 C 不慎丢失一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及时通知销售方,并按上述规定处理,以减少可能的税务风险。
发票的使用监管 税务机关会对企业发票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监控企业发票的开具、取得、申报等情况,比对企业的开票数据与申报数据是否一致。例如,若企业开具的发票销售额与纳税申报的销售额差异较大,税务机关可能会进行进一步核查。另一方面,税务机关会不定期对企业进行实地检查,查看企业发票的存放、开具、使用等是否符合规定。企业应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监管工作,确保发票使用的合规性。
四、发票的认证与抵扣
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
- 认证方式:目前主要有网上认证、自助办税终端认证和税务机关大厅认证等方式。网上认证是企业通过增值税发票综合服务平台,将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信息进行上传认证。企业只需登录平台,按照系统提示操作,即可完成认证。自助办税终端认证则是企业到税务机关设置的自助办税终端设备上,插入税控设备,扫描发票二维码进行认证。税务机关大厅认证是企业携带增值税专用发票到办税服务厅,由税务工作人员进行认证。
- 认证期限:自 2017 年 7 月 1 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 2017 年 7 月 1 日及以后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应自开具之日起 360 日内认证或登录增值税发票综合服务平台进行确认。例如,企业 D 在 2023 年 5 月 10 日取得一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其应在 2024 年 5 月 8 日前完成认证或确认。
- 认证结果处理:认证通过的发票,企业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凭证。若认证不通过,企业应及时查明原因。可能是发票开具错误,如购买方信息填写有误、发票密码区损坏等,此时企业应要求销售方重新开具发票。若因其他原因导致认证不通过,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进项税额抵扣
- 抵扣范围:一般情况下,企业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也有一些项目不得抵扣,如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等。例如,企业 E 为员工购买的中秋节福利月饼,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该月饼用于集体福利,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 抵扣计算:对于适用一般计税方法的企业,其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是企业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按照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额。进项税额是企业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例如,企业 F 在某一纳税期间,销售货物取得销售额 100 万元(不含税),适用税率 13%,则销项税额为 100×13% = 13 万元;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 8 万元,则该企业当期应纳税额 = 13 - 8 = 5 万元。
五、发票相关风险及防范
发票风险类型
- 虚开发票风险:包括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虚开发票不仅会导致企业面临税务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及刑事责任。例如,企业 G 为了少缴税款,在没有实际货物交易的情况下,让其他企业为自己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这种行为就属于虚开发票。
- 假发票风险:企业可能会取得假发票,假发票无法作为合法的记账凭证和进项税额抵扣凭证。假发票可能是不法分子伪造的,也可能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例如,一些小广告声称可以提供“低价发票”,企业若贪图便宜购买,很可能取得假发票。
- 不合规发票风险:发票开具不符合规定,如发票内容填写不完整、发票盖章错误等。不合规发票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相关费用,增加企业税负。比如,发票上购买方名称填写简称,未填写全称,这种发票就属于不合规发票。
风险防范措施
- 加强供应商管理: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要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等进行严格审查。可以通过查询供应商的工商登记信息、税务信用等级等方式,了解供应商的经营情况。避免与信誉不佳、存在税务风险的供应商合作,从源头上降低取得虚开发票、假发票的风险。
- 提高发票鉴别能力:财务人员应掌握发票鉴别方法,如通过发票的纸张、油墨、水印等特征进行直观鉴别,也可以通过税务机关提供的发票查验平台进行真伪查询。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还可以通过增值税发票综合服务平台进行认证时查看发票信息是否准确。例如,通过发票查验平台输入发票代码、号码、开票日期等信息,核实发票的真实性。
- 建立健全发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明确发票的领购、开具、保管、使用、认证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责任人员。加强对发票管理工作的内部审计和监督,定期对发票使用情况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发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发票知识对于财务工作至关重要。无论是初入财务领域的小白,还是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都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发票的相关知识,确保企业的财务工作合规、准确地进行。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防范发票相关风险,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税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