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舟云财务软件 财务软件

掌握增值税计算与申报要点,财务不发愁

2025-07-11 06:29

一、增值税概述

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应税行为)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

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50%为中央财政收入,50%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二、增值税的计算

  1. 一般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其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 - 当期进项税额。

    • 销项税额
      •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时,按照销售额与规定税率计算并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税额。其计算公式为:销项税额 = 销售额×税率。
      • 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价外费用,包括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但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 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的。
      • 例如,某一般纳税人企业销售一批货物,不含税销售额为100万元,适用税率为13%,则该企业的销项税额 = 100×13% = 13万元。
    • 进项税额
      •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
      • 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限于下列增值税扣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和按规定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 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 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9%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进项税额计算公式:进项税额 = 买价×扣除率。
        • 自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的,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 = (票价 + 燃油附加费)÷(1 + 9%)×9%;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的,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的进项税额: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 = 票面金额÷(1 + 9%)×9%;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 = 票面金额÷(1 + 3%)×3%。
      • 例如,某企业购进一批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万元,增值税额为6.5万元,则该企业的进项税额为6.5万元。
  2. 简易计税方法 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一般纳税人发生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应税行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是指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征收率计算的增值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应纳税额 = 销售额×征收率。

    • 销售额为不含税销售额,征收率一般为3%,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 例如,某小规模纳税人企业销售一批货物,含税销售额为30.3万元,适用征收率为1%,则不含税销售额 = 30.3÷(1 + 1%) = 30万元,应纳税额 = 30×1% = 0.3万元。

三、增值税的申报要点

  1. 申报期限
    •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 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者15日为1个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 纳税人进口货物,应当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
  2. 申报资料
    • 一般纳税人
      •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及其附列资料,包括:《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情况明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二)》(本期进项税额明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三)》(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明细)、《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
      • 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 小规模纳税人
      •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及其附列资料,包括《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
      • 已开具的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和普通发票的存根联;
      • 符合抵扣条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抵扣联;
      • 符合抵扣条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购进农产品取得的普通发票的复印件;
      • 符合抵扣条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税收完税凭证及其清单,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者发票;
      • 已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凭证的存根联或报查联;
      • 纳税人销售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在确定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销售额时,按照有关规定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合法凭证及其清单;
      • 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3. 申报流程
    • 一般纳税人申报流程
      • 抄报税:纳税人在征期内登录增值税发票税控开票软件,进行抄税,并将上月开票数据上传至税务机关。
      • 纳税申报:纳税人登录电子税务局,如实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及其附列资料,并提交申报。
      • 税款缴纳:纳税人申报成功后,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进行税款缴纳。
    • 小规模纳税人申报流程
      • 纳税申报:小规模纳税人登录电子税务局,如实填写《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及其附列资料,并提交申报。
      • 税款缴纳:纳税人申报成功后,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进行税款缴纳。

四、特殊业务的增值税处理

  1. 视同销售行为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
    • 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 销售代销货物;
    •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 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 视同销售行为在计算增值税时,销售额应按照下列顺序确定: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 = 成本×(1 + 成本利润率)。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
  2. 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
    • 混合销售: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服务,为混合销售。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服务缴纳增值税。
    • 兼营行为:纳税人兼营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

五、增值税申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 进项税额抵扣问题
    • 问题: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规定,导致进项税额无法抵扣。例如,发票开具不规范,发票内容填写不全、字迹模糊等。
    • 解决方法:财务人员应加强对增值税扣税凭证的审核,确保发票等凭证符合规定。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凭证,及时要求销售方重新开具。
    • 问题: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了抵扣。例如,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 解决方法:财务人员应准确掌握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范围,在申报时对已抵扣的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及时进行转出处理。
  2. 销售额确定问题
    • 问题:价外费用未计入销售额。有些企业在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时,收取的价外费用未按照规定计入销售额计算增值税。
    • 解决方法:财务人员应明确价外费用的范围,在核算销售额时,将符合规定的价外费用一并计入销售额计算增值税。
    • 问题:视同销售行为未按规定计算销售额。部分企业对视同销售行为认识不足,未及时按照规定计算销售额并申报纳税。
    • 解决方法:加强对视同销售行为的学习,准确把握视同销售的范围,并按照规定的销售额确定方法计算销售额并申报纳税。

六、结语

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是财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财务人员需要准确掌握相关要点,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计算和申报。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和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法,确保企业增值税核算与申报的准确性和合规性,避免因税务风险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
微信扫码登录 去使用财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