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企业财务健康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如财务报表失真、资产流失、内部控制失效等。而有效的审计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为企业财务健康保驾护航。掌握审计流程与方法,对于审计人员以及企业管理层而言,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审计流程概述
审计准备阶段
- 了解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需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其组织架构、业务范围、经营模式、内部控制制度等。例如,对于一家制造企业,要了解其生产流程、原材料采购渠道、产品销售模式等,以便识别潜在的审计风险点。可以通过查阅企业的相关文件、与管理层及员工进行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
- 初步风险评估:依据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市场环境变化、法律法规要求等因素。若企业所处行业竞争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快,那么存货可能存在跌价风险,在审计时需重点关注存货计价。
- 制定审计计划: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范围、重点领域、审计程序以及人员分工等。例如,如果发现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且账龄较长,那么应收账款将作为重点审计领域,制定相应的函证、账龄分析等审计程序。
审计实施阶段
- 内部控制测试: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以确定其有效性。通过询问、观察、检查文件记录、重新执行等方法,评估内部控制是否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例如,在采购业务中,检查采购审批流程是否健全,是否有适当的授权与审批,以防止未经授权的采购行为。
- 实质性程序:运用实质性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证实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和披露。实质性程序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如对银行存款进行函证,核实银行存款余额的真实性;实质性分析程序如通过分析产品成本的变动趋势,发现成本核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审计终结阶段
- 审计证据整理与评价:审计人员对在审计实施阶段获取的审计证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判断证据是否充分、适当,能否支持审计结论。例如,对于应收账款函证回函,要分析回函的可靠性,若回函存在不符事项,需进一步核实原因。
- 编制审计报告:根据审计证据和审计结论,编制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反映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结论以及审计建议。审计报告的类型包括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需根据具体审计情况选择合适的报告类型。
三、常用审计方法
检查
- 文件检查: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合同协议等文件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原始凭证,核实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例如,检查发票的开具是否合规,是否与实际业务相符。
- 实物检查:对企业的实物资产进行盘点,如存货、固定资产等。实地观察资产的存在状况、数量、质量等,与账面记录进行核对。在存货盘点时,要注意存货的存放状况,是否存在积压、毁损等情况。
观察 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等。例如,观察仓库的出入库流程,是否按照规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是否有专人负责货物的验收、保管和发放。
询问 向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员工等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获取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信息。询问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如询问财务人员关于某项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询问销售人员关于产品销售情况及客户信用状况等。
函证 向第三方发函,获取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的确认。常见的函证对象包括银行、客户、供应商等。通过函证银行存款,可以确认银行存款余额的真实性和银行借款的完整性;函证应收账款,可核实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和可收回性。
重新计算 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中的数据进行重新计算,以验证其准确性。如重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产品成本等。通过重新计算,可以发现计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重新执行 重新执行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程序,以确定其是否有效运行。例如,重新执行采购审批流程,检查是否与规定的流程一致,是否能够起到控制作用。
四、审计流程与方法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案例背景 ABC 公司是一家中型制造企业,主要生产电子产品。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但财务报表显示利润增长缓慢,且应收账款余额逐年增加。
审计流程应用
- 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通过与 ABC 公司管理层沟通、查阅公司资料等方式,了解到公司在销售政策上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放宽了信用政策,导致应收账款增加。同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如缺乏有效的客户信用评估机制。据此,审计人员将应收账款作为重点审计领域,制定了详细的审计计划。
- 审计实施阶段: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时,发现公司在销售合同审批环节执行不严格,部分合同未经信用管理部门审批。在实质性程序方面,对大额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发现部分客户回函不符,存在争议款项。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是由于销售部门与客户沟通不畅,对产品质量和价格存在分歧。
- 审计终结阶段:整理分析审计证据,确定应收账款存在较大的坏账风险。在审计报告中,建议 ABC 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完善客户信用评估机制,规范销售合同审批流程,及时与客户沟通解决争议款项。
审计方法应用
- 检查:检查销售合同、发票、发货单等文件,核实销售业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现部分发票开具时间与发货时间不一致,存在提前确认收入的嫌疑。
- 函证:函证应收账款余额,发现部分客户长期拖欠款项,且账龄较长。
- 询问:询问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人员,了解应收账款管理情况及争议款项的原因。得知公司在应收账款催收方面缺乏有效措施,导致款项回收困难。
五、结论
掌握审计流程与方法是保障企业财务健康的关键。通过严谨的审计流程,从审计准备到实施再到终结,以及运用各种有效的审计方法,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评估财务风险,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企业应重视审计工作,不仅要配合外部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还应加强内部审计建设,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财务健康稳定发展。同时,审计人员也需不断学习和更新审计知识,提升专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企业环境和日益严格的审计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企业财务健康保驾护航。
在实际工作中,审计流程和方法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和审计目标进行灵活运用和调整。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应充分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将审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审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企业财务状况,提升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