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存货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其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做好存货核算关键流程的把控,是财务人员的重要职责,也是企业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基础。
二、存货采购流程
- 采购计划制定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求,结合市场供需情况及库存现状,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财务人员需参与其中,从成本效益角度进行分析。例如,考虑批量采购的折扣优惠对成本的影响,同时关注采购资金的安排,避免因资金短缺影响采购进度或因资金闲置造成浪费。
- 供应商选择与合同签订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至关重要,除了产品质量和交货期,价格也是关键因素。财务人员要协助评估供应商的信用状况,确保付款安排合理。在合同签订环节,明确采购价格、付款方式、交货地点及验收标准等条款。比如,采用赊购方式时,要约定好付款期限和逾期条款,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财务风险。
- 采购成本确定 存货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以购买一批原材料为例,假设购买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税额13,000元(可抵扣),运输费5,000元,装卸费2,000元,保险费1,000元。则该批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 100,000 + 5,000 + 2,000 + 1,000 = 108,000元。增值税税额由于可抵扣,不计入采购成本。
三、存货验收入库流程
- 数量与质量检验 存货到货后,仓库管理人员首先要对数量进行清点,确保与采购合同一致。同时,质量检验部门要对存货质量进行严格检验。只有数量和质量都符合要求的存货才能办理入库手续。若发现数量短缺或质量不合格,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
- 入库单填写与传递 验收合格后,仓库管理人员填写入库单,详细记录存货的名称、规格、数量、单价等信息。入库单一式多联,分别传递给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仓库留存。财务部门根据入库单进行账务处理,增加存货账面价值。
四、存货发出流程
- 存货发出计价方法 (1)先进先出法 假设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按照存货购入的先后顺序确定发出存货成本。例如,企业期初有A商品100件,单价10元;本月5日购入200件,单价12元;10日发出250件。按照先进先出法,发出存货成本 = 100×10 + 150×12 = 1000 + 1800 = 2800元。 (2)加权平均法 包括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以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为例,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 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数量 + 本期购入存货数量)。仍以上述A商品为例,期初存货成本100×10 = 1000元,本期购入存货成本200×12 = 2400元,期初存货数量100件,本期购入存货数量200件。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1000 + 2400)÷(100 + 200)≈11.33元/件。本月10日发出250件存货成本 = 250×11.33 = 2832.5元。 (3)个别计价法 对于能够明确辨认的存货,按照其实际成本计价。比如珠宝首饰等贵重物品,每件都有独特的成本记录,发出时按照该件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
- 领用与销售发出 企业内部生产领用存货,由生产部门填写领料单,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到仓库领料。仓库根据领料单发出存货,并将领料单传递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据此进行成本核算,将存货成本结转到生产成本等科目。对于销售发出的存货,销售部门开具销售发票和出库单,仓库发货后,财务部门根据相关单据确认销售收入并结转销售成本。
五、存货期末计价流程
- 存货减值迹象判断 当存货存在以下情况时,可能发生减值: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等。例如,某企业生产手机配件,由于市场上新款手机推出,原配件需求大幅下降,价格持续走低,该配件存货就可能存在减值迹象。
- 存货可变现净值确定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对于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 = 估计售价 - 估计销售费用 - 相关税费;对于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其可变现净值 = 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 - 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 估计销售费用 - 相关税费。假设企业有一批库存商品,估计售价为50,000元,估计销售费用2,000元,相关税费3,000元,则该批商品的可变现净值 = 50,000 - 2,000 - 3,000 = 45,000元。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与转回 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若以后期间存货价值回升,可在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例如,企业某项存货账面价值100,000元,可变现净值90,000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0元。若后期该存货可变现净值回升至95,000元,则应转回存货跌价准备5,000元。
六、结语
存货核算的关键流程贯穿于企业存货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到验收入库,从发出到期末计价,每一个环节都对企业财务状况有着重要影响。财务人员只有熟练掌握这些流程,精准核算存货成本,合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才能有效做好财务把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务支持。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