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舟云财务软件-免安装在线记账平台 财务软件

财务知识入门指南:从这里踏上财务之路

2025-11-10 08:29

一、财务知识的基石:会计要素

  1. 资产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所拥有的能赚钱或者有助于赚钱的东西。比如企业购买的设备,它能够帮助企业生产产品,进而销售产品获取收入,这台设备就是企业的资产。资产又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能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非流动资产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价值的实现需要较长时间。
  2. 负债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通俗来讲,就是企业欠别人的钱或需要履行的责任。例如企业向银行贷款,这就形成了负债,在未来需要连本带息偿还,从而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也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需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非流动负债如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偿还期限较长。
  3.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它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比如一个企业资产总计1000万元,负债300万元,那么所有者权益就是700万元。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二、神奇的复式记账法

  1. 复式记账原理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例如,企业用银行存款10000元购买原材料。这笔业务一方面使企业的原材料增加了10000元,另一方面使银行存款减少了10000元。在复式记账法下,就需要同时在“原材料”账户和“银行存款”账户进行登记,记录原材料的增加和银行存款的减少。
  2. 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借”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例如,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50000元,存入银行。这笔业务,一方面使银行存款(资产)增加50000元,应记在“银行存款”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使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增加50000元,应记在“实收资本”账户的贷方。

三、财务报表:企业的财务“体检表”

  1.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它按照“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编制。左边列示资产项目,右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构成、负债规模以及所有者权益的情况。比如,资产中流动资产占比多少,固定资产占比多少,这能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负债中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比例,能体现企业的偿债压力。如果一家企业流动资产较多,说明其短期偿债能力可能较强;而长期负债占比较大,可能意味着企业在长期面临较大的还款压力。
  2. 利润表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即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它按照“收入 - 费用 = 利润”的关系编制。利润表的项目从营业收入开始,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各项费用,得出营业利润;再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得到利润总额;最后减去所得税费用,得出净利润。例如,一家企业营业收入1000万元,营业成本600万元,各项费用200万元,营业外收入50万元,营业外支出10万元,所得税费用60万元。通过计算可得,营业利润 = 1000 - 600 - 200 = 200万元,利润总额 = 200 + 50 - 10 = 240万元,净利润 = 240 - 60 = 180万元。从利润表可以看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3.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情况。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要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涉及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处置,如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收到的现金等;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与企业筹集资金和偿还债务相关,如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等。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来源和用途,判断企业的现金创造能力。如果一家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说明其核心业务具有较好的现金创造能力;而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大,可能意味着企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资产扩张。

四、常见财务流程

  1. 账务处理流程 账务处理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 审核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凭证。如发票、收据、报销单等。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经济业务真实发生且记录准确。
    • 编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复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的规则,确定会计分录,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例如,企业收到客户的货款,应编制收款凭证;支付供应商货款,编制付款凭证;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编制转账凭证。
    • 登记账簿:根据记账凭证,将经济业务记录到相应的账簿中。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总账是对企业全部经济业务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簿;明细账是对总账的进一步细分,提供更详细的核算资料;日记账如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逐日逐笔登记。
    • 试算平衡:在一定时期结束时(如月末、季末、年末),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进行汇总计算,检查借贷双方是否平衡,以验证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在记账过程中可能存在错误,需要查找并更正。
    • 编制财务报表: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向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使用者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
  2. 财务审批流程 财务审批流程旨在确保企业各项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一般来说,员工因业务需要发生费用支出时,需填写费用报销单,详细说明费用的用途、金额等信息,并附上相关的原始凭证。然后依次提交给部门负责人审核,部门负责人主要审核该费用是否与部门业务相关且合理;接着提交给财务部门审核,财务人员审核费用的合规性,如发票是否符合规定、报销标准是否正确等;最后由企业的高层领导审批,领导从整体预算和企业利益角度进行把关。只有经过各级审批通过后,员工才能获得费用报销。例如,销售部门员工出差,回来后填写出差费用报销单,包括交通费用、住宿费用等,先由销售部门经理审核,再由财务审核,最后由总经理审批。
  3. 财务预算流程 财务预算是企业对未来一定时期内财务活动的规划和安排。首先,企业各部门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和发展目标,编制部门预算,如销售部门预测销售收入、销售费用,生产部门预计生产成本、采购部门规划采购支出等。然后,财务部门将各部门预算进行汇总和整理,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整体资源状况,编制企业的全面预算,包括预算利润表、预算资产负债表和预算现金流量表等。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对比实际数据与预算数据的差异,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例如,实际销售收入低于预算,可能需要分析是市场环境变化、销售策略不当还是其他原因,以便及时调整销售策略或预算目标。

五、初步的财务分析方法

  1. 比率分析 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比率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常见的比率有:
    • 偿债能力比率
      •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一般认为,流动比率应在2左右较为合适。如果流动比率过高,说明企业流动资产闲置,可能影响资金使用效率;过低则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弱。例如,一家企业流动资产为200万元,流动负债为100万元,其流动比率为2,表明该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相对较好。
      • 资产负债率 =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该比率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说,资产负债率适宜水平在40% - 60%。如果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面临较大的长期偿债压力和财务风险;过低则可能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如企业负债总额500万元,资产总额1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0%,处于较为合理的区间。
    • 盈利能力比率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毛利率反映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初始盈利能力。不同行业毛利率差异较大,如高科技行业毛利率可能较高,而传统制造业毛利率相对较低。例如,企业营业收入1000万元,营业成本600万元,毛利率为(1000 - 600)÷1000×100% = 40%。
      • 净利率 = 净利润÷营业收入×100%:净利率体现企业最终的盈利能力,反映企业经营的综合效益。如企业净利润100万元,营业收入1000万元,净利率为10%。
    • 营运能力比率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该比率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的速度,反映企业收账效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收账速度快,坏账损失少。例如,企业营业收入5000万元,平均应收账款余额50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率为5000÷500 = 10次。
      • 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存货周转率反映企业存货周转的快慢,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存货管理水平越高,存货积压风险越小。如企业营业成本3000万元,平均存货余额300万元,存货周转率为3000÷300 = 10次。
  2. 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是对企业连续几个期间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观察其变化趋势,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态势。可以对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如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等进行趋势分析。例如,观察一家企业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00万元、1000万元、1200万元,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说明该企业业务处于增长阶段。同时,也可以分析各项比率的趋势,如毛利率的变化,如果毛利率逐年下降,可能需要关注企业产品成本控制或市场定价策略是否出现问题。
  3. 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是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或企业自身的预算数据进行对比。与同行业对比,可以了解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例如,同行业A企业毛利率为35%,本企业毛利率为30%,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本企业在产品盈利能力方面可能存在差距,进而分析原因,是成本较高还是定价较低等。与预算数据对比,可以评估企业预算执行情况,找出差异并采取改进措施。

总之,财务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对于刚刚踏上财务之路的人来说,需要从基础的会计要素、记账方法学起,逐步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熟悉常见的财务流程。随着学习和实践的深入,将能够更好地运用财务知识为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也为自己在财务领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侵删——
微信扫码登录 去使用财务软件
账号注册
账号: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立即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