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财务调查成为财务人员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无论是企业内部的审计需求,还是对外投资、合作项目的尽职调查,准确且全面的财务调查能够为决策提供坚实依据。本文将深入探讨财务人必知的财务调查要点。
二、财务报表分析要点
- 资产负债表分析
- 流动资产
- 货币资金:首先要关注货币资金的规模及构成。货币资金是否充足直接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资金流动性。如果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比例过低,可能暗示企业面临资金紧张局面;过高则可能意味着资金闲置,未能有效利用。例如,对于一家快速发展的制造业企业,货币资金应保持在能够满足日常生产经营及短期债务偿还的合理水平,同时兼顾资金的使用效率。
- 应收账款: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至关重要。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通过对应收账款账龄的分析,财务人员可以评估企业的信用政策是否合理,以及客户的付款能力和信用状况。比如,若账龄在1 - 2年的应收账款占比较高,且企业未采取有效的催收措施,就需要警惕坏账风险。同时,关注应收账款周转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速度,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效率越高。
- 非流动资产
- 固定资产:审查固定资产的原值、折旧政策及净值。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对企业利润产生不同影响。例如,采用加速折旧法,前期折旧费用较高,利润相对较低;而直线折旧法下,各期折旧费用较为均衡。财务人员要关注企业折旧政策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及企业实际情况。此外,还要检查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若企业部分固定资产长期闲置,且市场价值大幅下跌,就需要考虑计提减值准备。
- 无形资产:对于无形资产,重点关注其真实性、计价及摊销情况。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企业可能会虚增无形资产价值,以美化财务报表。财务人员要核实无形资产的取得渠道、评估价值的合理性以及摊销政策是否合规。例如,企业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准确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 流动资产
- 利润表分析
- 营业收入:分析营业收入的来源及增长趋势。营业收入是企业盈利的基础,财务人员要了解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来自主营业务还是其他业务,以及各业务板块的收入占比情况。持续稳定增长的营业收入是企业良好发展的标志。同时,关注收入的季节性波动,不同行业的收入季节性特征不同,如旅游企业的收入可能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较高。通过分析季节性波动,有助于企业合理安排生产经营和资金规划。
- 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水平。分析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各项费用的占比及变动趋势。例如,如果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持续上升,可能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出现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原材料采购价格、生产效率等因素。对于销售费用,要关注其投入与销售收入增长的匹配性,若销售费用大幅增加但销售收入并未相应增长,可能存在销售费用浪费的情况。
三、内部控制审查要点
- 控制环境
- 治理结构:审查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否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是否有效运作。合理的治理结构能够确保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防止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例如,董事会成员的专业背景和独立性对企业决策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如果董事会成员大多缺乏财务和行业专业知识,可能会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准确性。
-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向上、注重诚信和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财务人员可以通过观察企业的日常运营、员工行为规范等方面来评估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 风险评估
- 识别风险:企业面临着各种内外部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财务人员要协助企业识别这些风险,并评估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潜在影响。例如,对于一家出口型企业,汇率波动是重要的市场风险。财务人员要分析汇率变动对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影响程度,为企业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 风险应对:了解企业针对识别出的风险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降低、分担和承受等策略。例如,企业为应对信用风险,可能会加强客户信用评估,设定合理的信用额度,并建立应收账款催收制度。财务人员要评估这些应对措施的有效性。
- 控制活动
- 授权审批:检查企业的授权审批制度是否健全,各项业务活动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审批。例如,重大投资决策是否经过董事会或股东会的审议批准,日常费用报销是否按照规定的审批流程进行。不合理的授权审批可能导致舞弊和错误的发生。
- 不相容职务分离:确保企业在关键业务流程中,不相容职务得到有效分离,如记账与出纳、采购与验收等职务应相互分离。不相容职务未分离容易引发舞弊行为,给企业带来损失。
四、资产核查要点
- 实物资产
- 存货: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是核实存货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财务人员要参与存货盘点过程,检查存货的数量、质量和计价情况。注意存货是否存在积压、变质等情况,对于积压存货,要分析其形成原因,是否是由于市场需求变化、生产计划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同时,核实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如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计价方法的变更是否经过适当的审批和披露。
- 固定资产:除了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点外,还要核实固定资产的产权归属。对于重要的固定资产,如土地、房产等,要查看相关的产权证书。有些企业可能存在固定资产产权不清的情况,这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法律风险。同时,检查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记录,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剩余使用寿命,为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和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 金融资产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关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的波动会对企业利润产生直接影响。财务人员要核实企业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是否合理,是否依据活跃市场报价或估值模型进行计量。例如,对于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企业,要关注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 应收账款融资: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中,财务人员要审查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和质量,以及融资的合规性。有些企业可能会虚构应收账款进行融资,这会给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带来风险。同时,关注应收账款融资的成本和融资期限,评估其对企业资金成本和资金流动性的影响。
五、经营成果评估要点
- 盈利能力分析
- 利润率指标:计算和分析毛利率、净利率等利润率指标。毛利率反映了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初始盈利能力,净利率则体现了企业最终的盈利能力。通过与同行业企业对比,以及分析企业自身利润率指标的变动趋势,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水平和变化情况。例如,如果企业的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可能意味着企业产品缺乏竞争力或成本控制不佳。
- 资产回报率指标:资产回报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是衡量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和股东权益回报的重要指标。ROA反映了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ROE则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财务人员要分析这两个指标的高低及变动原因,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供建议。例如,若ROE较低,可能是由于资产负债率过高、资产运营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产周转率等方式来提升ROE。
- 发展能力分析
- 收入增长指标:关注营业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持续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是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财务人员要分析增长的驱动因素,是由于市场份额扩大、新产品推出还是价格提升等原因导致。例如,一家科技企业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可能是由于其成功研发并推出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 资产增长指标:分析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和固定资产增长率等。资产增长应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相匹配,如果资产增长过快,可能导致资金闲置和资源浪费;增长过慢则可能限制企业的发展。例如,对于一家处于扩张阶段的企业,适当的固定资产增长有助于提高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但如果固定资产投资过度,可能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
六、结论
财务调查要点涵盖了财务报表分析、内部控制审查、资产核查和经营成果评估等多个方面。财务人员只有全面掌握这些要点,才能在财务调查工作中做到准确、深入,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和决策建议,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部分文章内容由AI生成——